中国政府网 山西省人民政府网  
首页    身边好人    相关新闻    媒体评论    走近雷锋    雷锋影像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专栏>>学习雷锋、奉献他人、提升自己专题>>身边好人
 
平顺县中五井乡中五井村村民黄金广敬老孝亲故事
2025-03-17  

  黄金广是平顺县中五井村的一位村民。他的双亲都已90岁;父亲黄常青2004年患脑梗,身体处于半自理状态;母亲王三苗2021年脑出血瘫痪在床,无法自理。而黄金广也是多病缠身,2014年心梗发作,住院治疗,查出结肠癌,并做了手术;2019年心梗又犯了,心脏也搭了桥。

  难能可贵的是,黄金广没有倒下,一次比一次坚强。他拖着病躯精心照料着双亲,知冷知热,无微不至,有一颗“金子”般的心,孝行天下,发着“金光”!

一个被收养的孩子

  20世纪70年代,农民共同劳动,收入按人口平均分配,粮食由人民公社统一调配。

  1972年,黄常青和妻子王三苗收养了一个男孩,给孩子取名金广。王三苗没有奶水,孩子吃什么?那个年代,没有奶粉,用什么养活孩子?

  天无绝人之路。县城传来好消息,奶牛厂有三头奶牛,每天产奶。黄常青夫妇决定用牛奶喂养孩子。

  那个年代,黄常青每天得按时出工。中五井村距离县城30里,他需要每天早晨前往县城取奶。骑车总比步行快。队里有辆自行车,黄常青借来自行车,早晨早早出发去取牛奶。作为一个壮劳力,黄常青早晨就出不了工,挣不到工分。

  孩子不是一天两天就能长大,喝牛奶至少也得3年。怎么办?黄常青经过反复思想斗争,只能委曲求全,向队里申请去放羊。一名放羊工,一天记十二工分。然而,黄常青只能拿到八九个工分,为孩子成长,再多牺牲他也心甘情愿。

  一家四口,住在两孔老窑洞里。

一路艰辛但依然坚强

  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黄金广是个懂事的孩子。“牛奶”是舌尖上的味道,父爱如山,母爱如水,“窑洞”是儿时的记忆……艰苦朴素、勤劳勇敢、知恩图报融进了血液。

  1990年,黄金广进入黄崖汽配厂。1992年,黄金广来到潞城县东关打工。

  后来,黄金广娶郭海艳为妻,育有两个女儿,大女儿黄利敏、小女儿黄利青。家庭和和美美。

  黄金广为了让家里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在铁厂上过工,也跑过长途运输。正当他“事业”相对稳定时,意外竟然来临。

  2014年春天,黄金广突发心梗住院。一检查,还查出结肠癌。雪上加霜,像天塌了一般,这下可把一家人吓坏了。

  “上有老,下有小”,光靠一亩三分地收入不了多少。受打击最大的是郭海艳,丈夫患病离不开人,公公婆婆年纪大了,两个女儿还在上学。怎么办?一大家子人,总得有人去挣钱。

  2016年,郭海艳独自一人到北京打工。活儿不是很累,工资收入三四千,最起码能补贴家里吃穿用度。

  2019年,黄金广心梗又犯了,并做了心脏搭桥手术。生活,再一次雪上加霜。这对家庭又是一次沉重打击。

  黄金广打拼20多年,积蓄也不算少。两场疾病耗费较大,所幸有城乡居民医保护航。

  黄金广庆幸赶上了好时代、好政策。他没有等、靠、要,而是积极配合、筹划房屋改造项目。他请人设计、找人帮忙,多方筹集资金40多万元,硬是将两孔窑洞改造成200平方米的二层楼房。

“服侍好他们是我分内的事”

  一场病、一场悟,生活还得继续,孝道绝对不能丢。

  黄金广比2014年还要坚强。他不能出去打工挣钱,就和妻子商量:“养家本来是我的事,你代我打工,我非常感激,只是苦了你。嫁给我,没能让你享福。家里老人我来服侍,你不用担心我的身体,你就放心去北京打工吧。”

  黄金广通情达理、见多识广。二老上了年纪,需要住暖和的房子,尤其是冬天。房屋装修时,他给家里安装了暖气,并把二老安排在一层主卧,方便饮食起居。

  2021年,不幸又一次找到了黄金广家。母亲王三苗脑出血,住进了医院。黄金广昼夜服侍在床边,毫无怨言。

  黄金广自知一直麻烦别人总不是个办法,就考取了驾照。二老万一有个不舒服的,往返医院会方便很多。

  时至今日,黄金广一边养病、一边服侍着双亲,生活越过越好。

  王三苗瘫痪在床。经过黄金广悉心调理,现在恢复得还不错。

  一日三餐,洗洗涮涮。父母穿着得体、干干净净,家中也收拾得井井有条。

  黄常青激动地说:“金广是最孝顺的,从来没有起过火,大声说话也没有过。”

  “金广命不好,来到我家没有享过福,没有吃过我一滴奶,却给我端屎端尿……是我俩拖累孩子了……”王三苗说。

  黄金广却说:“双亲养育了我,没有爹娘,就没有我的今天。爹为给我取牛奶喝,往返几十里路,冬天眉毛上都结了冰……如今,爹娘需要我,服侍好他们是我分内的事。谢谢爹娘给我尽孝道的机会!”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