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绘就2025年群众体育民生蓝图
记者杨亚娟报道:近日,记者从长治市2025年群众体育工作会议上获悉,我市将推出一系列聚焦民生的体育惠民举措,从场馆开放、场地扩容到赛事提质、全民健身科学指导,全方位构建“触手可及”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让运动健康成为市民日常生活的新标配。
2024年,我市群众体育工作成效显著,全域建成“15分钟健身圈”,21座公共场馆年开放超336天,举办各类赛事培训700余场,惠及434万人次,新增室外乒乓球台146张,铺设14条智能健身路径。承办国际足球邀请赛、环漳泽湖马拉松等品牌赛事,吸引全国2.5万名观众参与,基层社区运动会入选山西省五十佳社区运动会数量居全省前列,全年群众健身获得感显著提升。
2025年,我市将在既有基础上继续推进21座公共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工作,同步启动襄垣县东湖公园健身步道改造工程,并进一步均衡城乡健身资源配置。在品牌赛事打造方面,将围绕元旦、全民健身日等重要节点,联合教育、工会等部门开展职工技能赛、农民丰收运动会等专项活动,巩固冰雪运动推广成果,继续擦亮国字号球队、长治环漳泽湖马拉松等品牌赛事,扩大全民健身活动覆盖面与影响力。
我市还将同时开展第六次国民体质监测,完成年度3200个监测样本量,精准掌握市民体质状况;组织600名健身骨干培训,提升基层体育指导专业化水平;依托专业机构发布“十四五”全民健身调查报告,为政策优化提供数据依据。此外,将继续深化体教融合、体卫融合,推动青少年体育与健康教育协同发展,探索全民健身与乡村振兴、健康中国战略的深度融合路径,持续释放体育惠民红利。
“群众体育不是‘锦上添花’,而是‘民生刚需’。我们要让每个社区都有健身器材,群众能参与‘家门口的运动会’,每个家庭都能享受科学健身指导。”市体育局负责人表示,2025年将把体育民生工程办到群众心坎上,让“运动触手可及 健康人人共享”的美好愿景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