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因水而秀,水因山而美。国庆节临近,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处处弥漫着沁人心脾的清新空气。各地游客纷至沓来,尽享自然山水的钟灵毓秀。

  乘坐游览观光车穿过800米的“时空隧道”,游客们直达大坝码头,开启一场亲近自然、放松心情的探秘之旅。乘船穿梭于峡谷之间,两岸奇峰对峙,峡中碧水荡漾,可尽享高峡平湖中悠然前行的惬意;溯溪而上,峡谷幽深,水声潺潺,美不胜收;乘坐拐弯索道,跨越13座山梁,千峰竞秀尽收眼底,心旷神怡。

  “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这里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雕琢的一幅绝美画卷。”“‘太行第一雄峡’果然名不虚传!”……远道而来的游客放慢脚步,细细品味独特的峡谷风光。

  位于壶关县东南部的太行山大峡谷,历经亿万年地质变化,由地壳运动、风化侵蚀等自然力量共同作用形成,景区内山脉纵横,主峡、支峡交错,集雄、奇、险、秀于一体,有国家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中国攀岩基地、中国最美十大峡谷等美誉。

  得天独厚的山水禀赋,赋予太行山大峡谷深挖资源、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使命。近年来,我市以打造“中国太行风光揽胜处”品牌为抓手,坚持文旅融合,持续对太行山大峡谷提质升级,为游客提供新体验、新玩法,实现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

  提质增效,创造新体验——

  “这里的公厕与众不同。”体验过太行山大峡谷八泉峡景区的智慧公厕后,一位来自河南的游客发出如此赞叹。

  游客体验是景区吸引力的重要衡量标准。太行山大峡谷各景区注重基础设施提升改造,新建、改建生态厕所、生态停车场,增设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无障碍通道,改造提升景区护栏等,营造安全、便捷的旅游环境。

  不仅如此,还开通市区直达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公交、景区免费巴士;实施民宿改建项目,打造特色民宿集群……配套服务不断优化,人们出游体验持续改善。

  眼下,太行一号旅游公路支线东川底-东井岭改建项目现场建设正酣。“该项目建成后,可实现太行山大峡谷青龙峡、八泉峡、红豆峡等景区内部道路的大循环和小循环。”壶关县交通运输局局长王红伟表示,各景点串珠成链,更方便游客“个性化”旅游、沉浸式体验。

  融合发展,提供新玩法——

  在位于太行山大峡谷红豆峡景区的荆浩画院太行山国际写生基地,来自全国各地的美术专业师生以笔为媒,以墨传情,尽情描绘诗意壮美的峡谷风光。

  荆浩画院太行山国际写生基地以北方山水画派鼻祖、五代后梁画家荆浩故居为背景,集文化旅游与艺术写生于一体,以文化、实践、学习、旅游、消费为主题,打造全国知名写生文化旅游基地。

  文化“活”起来,玩法“多”起来。今年,壶关县推出太行山大峡谷、欢乐太行谷、常平温泉小镇“三景联动”沉浸体验游活动,吸引大批游客参与。“我们将观光、休闲、美食、体验等元素融合,推出旅游产品包、景点群和线路套餐,实现旅游业态互补、联动发展。”壶关县文旅局局长郭志毅介绍,同步推出的非遗进景区等活动,以新玩法、新场景吸引众多游客前来打卡。

  辐射带动,注入新活力——

  夜色中的大峡谷镇大河村彩灯绽放,热闹非凡。面向峡谷山色,游客们乘坐漂流船顺着或平缓或湍急的水流而下,享受夜间漂流带来的刺激与乐趣。

  大河村,地处太行山大峡谷腹地。随着村内青龙峡景区的开发,漂流项目的启动,小吃街、民宿、小超市等配套设施逐渐完善。如今,大河村家家吃上了“旅游饭”,人人就业旅游链。“去年,我们村年接待游客50万人次,村民人均纯收入达2万元。” 大河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文周说。

  在太行山大峡谷景区带动下,周边村民“口袋”鼓了起来。“我们把景区周边设立的商铺、摊位等优先租赁给当地村民经营,对老弱病残等群体给予租金优惠或减免。”太行山大峡谷旅游开发管理中心负责人介绍,目前,各景区拥有经营摊点162处,乡村农家乐、太行民宿350余家,每日可接待游客上万人次,间接带动5000余名村民增收致富。

  揽山水之幽,得人文之胜。这个秋天,来太行山大峡谷,赴一场山水之约,品文化盛宴,赏乡村美景。相信,太行山大峡谷将在文旅融合发展的道路上绽放璀璨光芒,成为“中国太行风光揽胜处”品牌的一张“亮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