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垣县以文旅产业提质激活发展新动能
这里,山川堆彩、风物秀出。湖畔花语,别样景致,点缀人文风情。
这里,历史厚重、文化多元。千年古城,一隅文物,塑造底蕴风华。
这里,热辣滚烫、烟火人间。东湖的夜,漫天的光,散发城市魅力。
……
小城含韵、山水怡情,这里是襄垣。
今年以来,襄垣县依托良好的生态环境、厚重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构建优质旅游产品供给体系,不断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潜力,加快文旅项目建设步伐,推动文旅高质量融合发展。全县文旅产业振兴发展,迸发出强劲动力。
向“新”发力激活消费“打卡游”
“眼下,正值万物并秀的时节,跟着主播云游仙堂山,让我们一起拥抱美景!”
夏日时节,襄垣县本土导游手持智能手机,沉浸式推介仙堂山。画面中的古建筑依山势而建,层层向上、古朴而庄严,伴着云雾缭绕,让远在千里之外的线上游客云端领略峰峦陡立、青山叠翠、流水潺潺的壮丽景色,仿佛置身于一片风光旖旎的仙境。
打造文旅数字直播间,让优质文旅资源线上亮相游客,是襄垣县文旅产业大力发展5G+智慧旅游,求新求变的一次有益尝试,这样的“新”在襄垣文旅融合中处处可见。
“新”在管理——
产业发展,规划先行。
襄垣县先后编制完成《襄垣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襄垣县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规划》《仙堂山总体规划及修建性详细规划》《襄垣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初稿)》,形成较为完整的规划体系。按照“政企分开、管办分离”的原则,组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公司、东湖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公司,大力推动扶持文旅项目建设、旅游品牌创建,为全域旅游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今年,襄垣县依托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风情和自然山水风光,以襄垣县城为核心,以仙堂山、宝峰湖为“两翼”的“一核两翼”总体布局,以百里漳河“一带”沿线村镇为主轴线,整合县城文化旅游核心圈资源,打造“湖光山色、花漾襄垣”旅游品牌。
“新”在体验——
湖光山色花漾处,璀璨月色星空下,一顶帐篷、一张餐布、一群好友……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襄垣县宝峰湖畔“襄缘花海”露营基地热闹非凡,日接待游客量达2.2万人次。如今已经叫响长治周边的襄垣花海式露营地,成为游客打卡热门地标。
文旅综合消费经济的实现,不仅要以引发共鸣的“点”吸引游客,更要以多元化的旅游体验“留住”游客,推动旅游业从“门票经济”“观光经济”向“综合消费经济”加速转变。
花海不远处,错落分布的民宿与宝峰湖周边自然山水相融合,乡村气息浓厚,面向中年群体的湖畔乡村生态民宿“襄遇栖居”;具有现代气息,面向青年群体的网红旅舍“襄约潮屿”相继建成,形成了一个集田园观光、生态采摘、民宿客栈为一体的特色旅游产业带。
以“花”为媒,襄垣县有机串联美景、美食、休闲娱乐等元素,解锁“文旅+休闲”“文旅+民宿”“文旅+餐饮”“文旅+旅拍”等新模式。
拓展文旅资源内涵,襄垣县进一步设计景观节点,丰富旅游供给,规划游览路线,植入盈利产品,让文旅产业“出圈”“出彩”“出新”。
驻“文”于心延伸拓展“深度游”
一条总长不到千米的街道,从南到北排列着10多种国家、省、市、县级文物;
襄垣鼓书、襄垣秧歌、炕围画3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深远,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定为“中国千年古县”;
……
穿越千年历史,沐浴灿烂文化,如今,襄垣这座古城如何把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
襄垣文旅用行动回答——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文化赋能。
近年来,襄垣县突出保护传承、加强活化利用,注重融合转化、塑造特色品牌,充分运用文旅融合手段,推动传统文化习俗得以恢复,历史文化故事得到充分表达,优秀文化在多层面传承弘扬和传播交流。
延伸拓展“蓝色系”——
非遗传习所、文化创意馆、美术馆、24小时城市书房、地方文献馆……一处处文化综合性活动场所掩映在襄垣东湖湖畔。集文创产品研发、游客驿站、非遗传习展演为一体的东湖,成为襄垣县文旅融合的载体之一。通过《光影襄垣·水韵东湖》和南北老街、市民中心广场的文庙、城隍庙及老物件博物馆等,襄垣县连片打造东湖夜间文化消费集聚区,丰富游客沉浸式、互动式、体验式消费业态。
丰富创新“红色系”——
以大丰当、天益当等红色文化资源革命遗址配套修缮为基础,襄垣县挖掘整理红色文脉资源,着力打造一条讲述红色文化、红色故事、红色历史的红色记忆旅游带,实现红色文化与旅游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让红色文旅“活”起来。
内修外拓“古色系”——
统筹整合城隍庙、文庙、娲皇宫、上寺楼等县城腹地文脉资源,做好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传承,协同探索和共同展示文化源头的根脉与基因。
充分挖掘旅游文化内涵,打造独具魅力的文旅新载体,襄垣县在传承文化同时,丰富了旅游载体,带动了旅游热度。
沿“线”看景贴心服务舒心游
山西省3A级乡村旅游示范村小垴村被誉为“知青故里”;
仙堂山下的公社记忆让强计村多了一些旧日的人文风情;
集滑雪、游乐、采摘等动感休闲运动项目为一体的四季度假区龙凤欢乐谷以乡村美景给村民带来好“钱”景;
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四星级企业林盛果业,以“晋襄林盛”梨育苗、种植为基础,形成了集饮品研发、生产、销售及农业观光采摘旅游为一体的发展模式;
……
在襄垣,沿着百里漳河行进,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散落分布,各具特色。
“想要在文旅融合上脱颖而出,就要立足游客体验和全域旅游发展需求,从基础设施、服务体系等方面持续发力,着力打造全域旅游良好的发展环境。”襄垣县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桑汉君说。
发力全域旅游,串点成线链动精品——
襄垣县深入挖掘乡村文脉和民俗风情,选择周边生态环境优美、区位优势独特、发展潜力较大的区域,集中连片打造。以仙堂山为起点,串联小垴村知青故里、强计村公社记忆,打造“东山”自然风光旅游线路;依托宝峰湖,建设虒亭综合服务中心、环宝峰湖文旅提升等项目,发展农家小院、农业采摘等新业态,打造“西水”农文旅体验线路;立足县城腹地,串联东湖、老物件博物馆、城隍庙等自然人文资源,打造“中人文”娱乐游线路。襄垣推出点线结合的旅游线路,实现由“点上开花”向“串珠成链”转变,进一步提升区域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的整体竞争力。
着眼服务提质,塑造优质文旅品牌——
在襄垣,太焦普铁、郑太高铁东西平行,太长高速、黎霍高速十字互通,229个行政村实现免费公交全覆盖,县城投入运营免费公共自行车,“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基本形成;
在襄垣,旅游公共场所免费无线网全覆盖,建成旅游集散中心,全县具备旅游接待能力的酒店达200余家;
在襄垣,重点节日期间,公安交警、森林消防、应急救援等安保队伍坚守一线,全力保障游客安全畅通出行。876名文化旅游志愿者,每日坚守在各类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岗位上,热情接待来宾、引导游客,每年服务时长达3500个小时;
在襄垣,以4A级景区仙堂山为示范,大力发展5G+智慧旅游,加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文旅产业的应用,为游客提供更高效快捷的文旅服务。
文旅融合,山水“襄”逢。襄垣县正奋力绘就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画卷,广纳四方宾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