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源县是生态大县,森林覆盖率接近60%,全省第一;

  沁源县是煤炭大县,全县含煤面积达80%,是全国重点产煤县、全省主焦煤基地县。

  用好“资源库”,做好“加减法”。近年来,“绿金”遍地、“乌金”滚滚的沁源,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从排放端、吸收端“两端”发力,通过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发展方式之变,以实际行动践行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探索新路径,争当“模范生”。

  排放端做减法——

  向科技要产量,“上探下延”推动“结构之变”。

  减碳,要从排放端入手,优化产业结构,实现源头削减。

  沁源县延伸煤、提升煤、超越煤,在“上探下延”上下功夫,在余热发电、现代煤化工等方面出实招,实现工业减碳、发展增绿。

  靠煤焦起家的沁新能源集团,是全市重要的“利税大户”之一。

  竞速新赛道,沁新能源集团不断“上探”,向科技要产能,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与中国矿业大学、武汉理工大学、北京煤炭科学技术研究院、鞍山热能研究院等长期合作,开展原创性技术攻关,破解产业“卡脖子”技术难题,让科技创新激发传统产业“绿能”。

  联合研发的“铸造焦制备”“贫瘦煤制备特种焦”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自主研发的“沁新牌”铸造焦、“火山牌”岩棉焦被认定为中国驰名商标,研发开发清洁型热回收捣固式炼焦全流程自动化控制技术……沁新能源集团为节能减碳插上了“科技翅膀”。

  废烟气、副产品不直接排放,技术革新让减碳有了全新路径。

  “吃”干榨净,沁新能源集团持续“下延”,利用炼焦产生的高温废烟气,配套兴建余热发电厂。与燃煤电厂相比,该项目年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20万吨。

  “变”废为宝,该集团上马铸造用熔融陶瓷砂项目。副产品小粒级焦炭,被破碎、分级和纯化后,一部分经高温石墨化处理,用于制备锂离子电池用负极材料;另一部分作为刚玉冶炼还原剂使用。焦炉余热则用于生产绿色环保铸造新材料——熔融陶瓷砂。整个生产流程形成“煤-焦-纯化焦粉-高能负极材料、高端铸造材料”高附加值利用产业链,减碳效益更凸显。

  同样在副产品高效利用、降低碳排放强度上做文章的,还有该县另一家煤炭企业——通洲煤焦集团。

  作为沁源县绿色低碳高质量的排头兵,通洲煤焦集团在上马年产215万吨6.25米捣固焦炉项目的同时,配套建设焦炉煤气制年产10万吨液化天然气及联产10万吨合成氨项目,通过“下延”产业链,走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之路。炼焦过程中的副产品焦炉煤气,经过工艺净化后,分别用于制取精甲醇、合成氨等产品。

  调优结构、拉高层级、延伸链条,通洲煤焦集团持续“下延”减碳脚步不停歇,向着焦油、粗苯、针状焦、氢气等高附加值、低能耗产品进军。

  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布局。

  该县谋划建设鹏湾氢港氢能产业园,依托瓦斯发电站,利用电解水制氢技术,在沁河镇、聪子峪乡建设两座加氢综合站,实现从传统“煤城”向特色“氢城”转变。

  实施120万千瓦抽水蓄能项目、150万千瓦光伏发电项目……近年来,沁源县大力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能源生产结构由煤炭为主向多元化转变,能源消费结构日趋低碳化,新能源发展“风光无限”。

  太岳大地上,技术迭代升级、新旧动能转换,一座座“绿色工厂”正在崛起,持续释放“绿色动能”。

  吸收端做加法——

  向实干要效率,造林、治水建好“绿色银行”。

  减碳,要从吸收端发力,增加森林碳汇,增强碳吸纳、碳抵消。

  多年来,沁源县立足生态优势,因地制宜保护和利用山水资源,在守好“绿水青山无价宝”的同时,大力发展生态旅游、文旅康养、特色农业等生态型产业,探索出一条生态环保和社会经济民生协调发展之路。

  治理,让水更清。

  一泓清水入黄河,两岸锦绣入画来。沁河是黄河一级支流,是山西省第二大河流,沁源县境内干流长98公里,占山西省沁河干流总长的27%。

  作为沁河源头,沁源县按照中央和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全力推进沁河源头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改善水体环境,构筑生态屏障。项目从水资源调度、水土保持和水源涵养、河流生态治理、湿地保护与治理、环境污染治理五大方面推进。

  去年,项目完成郭道至闫寨段生态治理40.8公里、紫红河治理41.5公里。经过生态修复综合治理,沁河流域初步形成“水丰、质优、河美”的生态廊道,呈现出“水更清、岸更净、景更美、路更通”新貌。

  乘势而上,在治水上求突破,该县组建城乡水务公司,实现供水、污水、中水“三水合一”管理;建成水资源数据监测中心,实现水位、水量、水质等实时监测、预警研判。

  造林,让地更绿。

  春风拂沃野,植绿正当时。3月12日,沁源县四套班子领导和广大干部职工、志愿者一起挥锹铲土、踏土夯苗、提水浇灌,精心栽下2000余株柳树。

  这是该县撒下绿色、播种希望的一个缩影。沁源县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全面开展国土绿化行动,去年共完成造林任务3.6万亩。目前,全县森林面积达220万亩。

  转化,让天更蓝。

  抓住“山西省近零碳排放示范县”“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建设契机,沁源县建立“砂石资源金融授信”机制,建成生态文明实践展示馆,完成15类130.7亿元生态产品价值核算。

  灵空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沁河源国家湿地公园、花坡风景区、菩提山国家森林公园、水泉苍鹭栖息地等旅游景点,吸引游客纷至沓来,生态资源转化为生态产品;中药材、食用菌种植等特色产业落地生根,将乡村蕴藏的丰富资源转化为富民资本,青山变“银行”、农户变“储户”。

  “沁源空气好,环境好。在这住着真舒坦,吃野菜、喝山泉、呼吸新鲜空气,美得很。”许多外地游客在沁源慢下来、住下来。

  “听说树木可以帮助城市消暑降温。温度降下来了,空调和电风扇都省了,电耗得少了,电费也省了不少哩。”“老沁源们”说。

  产业升级,实现“结构之变”;增绿增汇,建好“生态银行”。击鼓催征,沁源向着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目标阔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