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市科学技术局坚持深入学习法治思想,认真《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进一步压实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切实把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全面建设法治政府的各项要求落实到各个方面。现将2022年度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学习法治思想,大力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

2022年,我局把深入学习宣传法治思想列为年度法治建设的首要工作任务,通过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等系列举措,切实把法治思想到全局法治建设全过程各方面各环节。全年多次召开法治建设领导小组专题会议,印发《长治市科学技术局2022年普法依法治理与法治建设工作要点》(长科党发〔2022〕10号),对全局法治建设工作作出专门安排部署。积极构建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体系,编制《长治市科学技术局党政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2022年工作清单》,明确6项年度重点工作任务。

(二)加快推进治理规范化程序化法治化

牵头编制《长治市“十四五”打造一流创新生态 实施创新驱动、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规划》《长治市“十四五”新技术规划》等,确立了“十四五”时期长治市科技创新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路径和重大项目,明确了重点任务。严格行政规范性文件制定管理规范,全年制定并备案行政规范性文件8件。对2021年以前制定的行政规范性文件进行了全面清理,废止3件。完善科学民主依法决策体制机制,制定公布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目录。深化聘请法律顾问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的合法性审核机制,共审核行政规范性文件、一般性行政文件、权责清单和涉法事务等17件。

(三)全面推行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严格行政执法人员持证上岗和资格管理制度,在局官方网站更新发布全局行政执法人员名单。按照市委依法治市办公室要求,3月发布《长治市科学技术局2022年度行政检查工作计划》并严格执行落实,加大执法力度。按照市委、市政府行政职权调整,由市行政审批管理服务局划转行政许可事项1项:“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快速完成工作账号和密码等的承接和延续等工作。全年组织开展行政许可1件,行政检查78次。继续推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加强和规范行政应诉工作,尊重司法,制度化常态化开展领导干部旁听庭审活动,完成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统计。

(四)多种形式深入开展学法普法述法

局中心组制定常规学习计划,法治建设领导小组制定年度普法学法计划,建立中心组学法和领导干部集体学法机制。组织全体干部职工集体学习法治思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举办法治专题培训班,邀请山西华炬(长治)律师事务所张凡律师就《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和《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开展专题普法讲座。参加全省行政执法大讲堂系列活动8期。组织党员干部通过“学习强国”和“中国普法”公众号等平台进行学法。结合“12·4”国家宪法日、宪法宣传周、科技活动周等普法节点,集中开展法治宣传活动。在长治科技创新服务微平台、《长治科技》设立“政策解读”“学法普法”等专栏,对法律法规进行政策解读、专题辅导。申报全市普法依法治理创新案例《坚持党建引领 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 助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强化党建引领 领聚焦高端人才 推进省校合作》。推动年终述法与年终述职考核深度融合、同步推进。

(五)不断深化“放管服效”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深入推进“放管服效”,推进行政权力和便民服务事项清单化管理,对权力清单进行动态调整并公开,同步公开行政职权运行流程图、风险防控图、公共服务事项的办理流程等公共数据。依法全面高效履行政府职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持续推进一流创新生态建设。加强以“互联网+监管”为基本手段的新型监管机制建设,加快推进“互联网+监管”系统应用,各类监管行为入库数50条,监管信息13条。

二、存在的不足和原因

虽然我局的法治政府建设取得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

一是法治素养和法治能力不足。行政执法过程中,部分执法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矛盾等能力不足,程序意识不强,行政执法规范化还需进一步提升。执法人员能力与岗位要求不匹配,部分行政执法工作人员行政执法公示、信息公开意识不足,需要大量的实践和学习加以强化。

二是法治人才和执法力量薄弱。全局行政执法人员9名,县区级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更是凤毛麟角,存在基层赋权承接能力不足等问题。科技领域涉及工业、农业、发展等多专业领域,对执法人员要求“多专多能”。在基层事多人少、执法力量薄弱的背景下,为规范行政执法工作带来了风险和挑战。

三、2023年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的工作安排

2023年是全面落实《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的关键之年,是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坚持以法治思想为指导,按照、及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法治政府建设决策部署,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科技型企业发展,建立完善激励创新的制度政策,为法治政府的建设提供科技支撑。

(一)持续加强法治政府建设。深入学习法治思想,认真《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及省、市方案,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按照有关规定完善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工作制度,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合法性审查制度,继续落实年终述学述职述廉述法考核机制。

(二)依法全面高效履行政府职能。严格落实政务公开清单管理制度,并动态更新。持续提升依法执政水平,切实增强透明度。严格按照权责清单落实行政执法责任,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自觉接受各类监督。严格落实告知制度,一次性告知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具体要求、工作流程、需要准备的材料等。

(三)履行“谁执法谁普法”责任。推动普法工作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塑造公众法治意识,提高主人翁意识和在法律框架下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增强普法针对性,深入开展“法治进企业”活动,为企业提供精准法律服务,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引导企业依法合规经营,维护良好的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