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长治市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加大对“薄弱学校”扶持力度的建议》提案收悉。经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持续推进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的建议

为进一步巩固义务教育均衡成果,持续改善学校基本办学条件,我市出台了《长治市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项目规划(2021年—2025年)》,规划覆盖全市12个区县,涉及项目校271所。校舍规划教学及辅助用房建设面积60159平方米,生活用房规划建设面积7218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面积8319平方米,室外运动场地面积57038平方米。设施设备购置规划采购图书248626册、音体美教学仪器设备12080套、理化生教学仪器设备31695套、课桌凳52325套。预计到2025年底,城镇新增学位3482个,校舍面积增60159平方米,增加图书248626册、增加信息技术设备8505套,其中计算机781台、教学仪器设备31695套、课桌等52325套、学生用床1990张,计算机学校联网数达100%。届时,我市义务教育学校布局更加合理,规模适度,与基本办学条件相应,义务教育阶段消除全部大班额,不产生新的大班额,教育信息化建设全面推进;区域内城乡、校际差距进一步缩小。

二、关于优化学区划片政策的建议

我市坚持划片入学,出台了《长治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24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指导各县区按照学校划片招生、生源就近入学的原则,为每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科学划定招生片区范围,核定招生计划。不断完善新建学校招生范围和新建小区对口学校划分工作机制。各县区科学研判本县区义务教育儿童少年入学变化趋势,健全常住人口学龄儿童摸底调查制度,加强生源分布情况分析研判,全面掌握区域内适龄儿童少年入学需求,精准测算学位供给,前瞻性考虑不同学段学龄人口波动及高峰期,统筹使用校舍、教师等教育资源,持续扩大优质学位供给。

三、关于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的建议

我市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推进优质资源均衡,长治市教育局下发了《关于加强城乡义务教育学校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在全市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共同体建设,组织各县区推动本辖区内义务教育阶段城区或镇区优质学校与乡村或镇区学校结对建成办学共同体,共同体建设模式主要包括融合型、共建型、协作型三种类型。

四、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建议

我局持续深入实施“双名”工程,全市引进部属公费师范生20名,数量为历史之最。举办长治教育教学大讲堂50余期,分层分类开展能力提升培训,覆盖全市中小学校骨干教师和班主任。新成立市级名师工作室10个,宋亚丽名校长工作室成为长治历史上首个国家级名校长工作室。下一步将加大教师区域轮岗力度,实现优质教师资源,最佳配合,促进师资均衡发展。加大教师培训力度,提供资金保障,落实教师培训的质量,以问题为导向,培训的效果为效益,助力教师均衡发展。

以上答复是否满意,如有意见,敬请反馈。

感谢贵委对我市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提出更多的宝贵意见。

此致

敬礼!


长治市教育局

2024年10月9日

(此件主动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