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做好统计工作意义重大。全市统计工作的总体思路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计工作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市“两会”和全国、全省统计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的工作目标任务,全面深化统计改革,不断推动重点领域统计制度方法创新,持续提升统计监测分析服务质效,更加有效发挥统计监督职能作用,为奋力开创长治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贡献统计力量。

(一)全面提升统计监督职能。压紧压实统计督察整改责任。始终保持防治统计造假高压态势,认真做好国家统计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明确细化整改措施,强化整改责任落实,确保督察反馈问题全面整改到位。抓实抓细统计执法检查工作。加大对统计造假典型案件的通报曝光力度,不断强化警示震慑作用。深入开展执法检查,依法依规查处统计违纪违法行为。聚力聚效统计法治人员能力培训增强统计人员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防治统计造假的本领,打造高素质统计法治队伍,夯实统计法治工作基础。用心用力做好新修改《统计法》学习宣传。突出抓好领导干部学习教育,持续推进“统计法进党校”,确保“关键少数”学习贯彻常态长效。精心做好对统计调查对象和社会公众的普法宣传。组织开展贴近大众的普法活动,积极营造新修改《统计法》实施的良好社会环境。

(二)加快统计重点领域改革步伐。持续完善地区生产总值核算。完善县级各行业增加值核算机制和办法,做好分县区五经普GDP数据核算。优化服务业核算。开展全市及分县区经普年度城镇居民自有住房服务租金法试算及历史数据试算。探索县级碳排放统计核算方法。做好全市能源活动和工业生产过程碳排放统计核算工作,探索建立县级碳排放统计核算办法,扎实开展县级能耗核算工作,进一步完善能耗数据审核和核查办法。服务高质量发展。聚焦激发消费潜能、开展提振消费专项行动、加力扩围“两新”政策等,强化监测分析,及时有效反映政策实施成效。聚焦“重大项目建设年”行动,加强转型项目投资运行监测,反映投资对优化供给结构的关键作用。围绕双碳、能源革命等重点领域开展专项研究,做好煤炭稳产稳供、节能降耗形势监测。配合开展各县区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工作。

(三)扎实有序做好统计普查调查。深化拓展五经普资料开发应用做好普查公报、年鉴等普查成果发布、数据解读,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加强普查资料使用管理,严格落实保密规章制度,依法依规开展数据共享。深入开展课题研究,充分利用普查成果,不断优化常规统计工作。精心筹备第四次全国农业普查。组建普查筹备机构,研究市级普查方案,积极参与省级试点工作。强化常规统计调查。有序推进我市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精心组织农业、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等国民经济各行业以及投资、消费、就业、能源、社会科技、文化等领域常规统计调查,开展好各项重大专项调查。

(四)精准提升统计监测服务效能。加强经济形势分析研判。立足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充分发挥统计职能,加强经济运行情况调研,做好经济形势监测分析,科学研判经济运行中苗头性、倾向性、潜在性问题,及时预警经济运行的短板弱项,提出针对性的对策建议,精准有效服务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做好重点专题研究。主动围绕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新旧动能转换、“两新”“两重”等政策实施情况,加强对全市新经济新领域发展情况的监测分析,做优做强统计服务。加强统计宣传引导。依法依规做好数据发布解读和统计信息服务,用好用活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精心组织策划“统计开放日”等主题宣传活动,合理引导社会预期。

(五)持续推进统计规范化建设。加大业务培训力度强化“走出去”意识,借鉴先进地区的好经验、好做法,聚焦基层统计人员实际需求,坚持效果导向,进一步丰富培训方式、细化培训内容、注重实际操作,着力培养政治过硬、业务精湛、作风优良的统计队伍。夯实统计基层基础。积极研究加强县级统计机构、稳定乡镇统计人员、提高基层统计能力的有效举措,建立健全基层统计工作制度,提高基层统计工作标准化、规范化水平。形成部门统计工作合力。强化部门协同、上下联动,推动各级领导干部、统计机构、统计调查对象进一步掌握统计法律法规、制度方法,营造重视统计、支持统计、运用统计的良好氛围。

(六)全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全面加强统计网络和数据安全管理。严格落实网络和数据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宣传教育和保密培训,优化安全工作制度机制,有效提升风险防范、应急处置能力水平。做好统计云配套项目建设。依托统计云山西配套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因地制宜建立长治统计信息化平台,积极推进企业电子统计台账建设。深化大数据和部门统计数据应用。积极推进大数据辅助开展人口统计监测。深化拓展部门资料来源,完善名录库维护更新机制。做好调查单位地理信息数据采集,进一步探索推进地理信息在统计工作中的应用。